首页 > 淮安新闻 > 勇闯领跑之路——探寻淮阴区社区医院建设经验获全国推广的秘诀

勇闯领跑之路——探寻淮阴区社区医院建设经验获全国推广的秘诀

发布时间: 2021-12-06 21:16  关注度:1766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2018年淮阴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2020年创成江苏省首批社区医院建设示范区,目前已建成10个社区医院,更好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持续实现“九成人看病不出区,八成人首诊在基层,六成人住院在乡镇”。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提升能力 规范管理 努力建设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为题,推介我市淮阴区社区医院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工作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2018年淮阴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2020年创成江苏省首批社区医院建设示范区,目前已建成10个社区医院,更好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持续实现“九成人看病不出区,八成人首诊在基层,六成人住院在乡镇”。

地处苏北的淮阴区,社区医院建设为何能从全国众多县区中“突出重围”,走出一条“昂首领跑”的新路?记者经过采访发现,其背后的秘诀在于三个关键词:投入、人才、服务。

硬核投入——特色科室吸引“铁粉”

走进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见门口多了一块牌子——淮阴区王营医院。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社区医院,不仅仅是增挂了一块牌子、多了一个名头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了,让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以解决,以前不能做的一些手术,现在也能做了,相比较大医院,社区医院能给群众省下不少费用,所以我把社区医院定义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第一批创成江苏省社区医院的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姚士祥说。

社区医院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医疗机构,实力怎样、医疗水平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日前,记者在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正巧遇到来骨科复诊的淮阴区马头镇居民姜云飞。他不久前因搬重物意外骨折,辗转打听到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科是省级“特色科室”,便慕名前来。对目前的恢复情况,姜云飞很满意:“这医院不孬,医生手艺也好,花钱少,报销比例还高。我做这个手术花费15000多元,报销过后自家掏的也就3000多元。”从此,姜云飞成了该中心的“铁粉”。

曾经,基层医疗机构长期资金投入少、硬件设备不足,再好的医生也发挥不出大作用。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近年来,淮阴区累计投入7.6亿元,实施新改扩建项目52个,新增万元以上诊疗设备600余台,率先在乡镇卫生院普及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彩超,22个基层医疗单位装备了CT,3个中心卫生院配置核磁共振设备,建成3个血透中心。

硬核投入是基础,医疗技术是支撑。

目前,该区2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建成儿科、妇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省级基层特色科室13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20个,脑梗死、尿毒症等疾病在社区医院也能得到有效治疗,基层服务能力基本能够满足辖区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注入活水——强基工程留住人才

钱静是淮阴区刘老庄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内科医生。原本是人事代理性质的她去年通过“县管乡用”招聘进入人才“周转池”,不仅有了事业编制,还拿着“双绩效工资”。

“这里环境宽松、舞台广阔、待遇优厚,没有理由不留下来。”钱静坦言,医院给予年轻人充足的成长空间和暖心的人文关怀。“不仅在本院可以经常参加培训学习,还有机会到大医院‘取经充电’,特别是开展一些课题研究,社区医院反而更有优势。”

淮阴区刘老庄中心卫生院院长仇维佳告诉记者:“社区医院创建,带来两个转变。首先是患者意识的转变,在患者心中,我们基层卫生院不再是只看感冒发烧、定期拿慢病药的地方。其次是医务人员认识的转变,基层机构不再是‘小单位’而是‘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同样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职业抱负。”

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人才是关键因素。淮阴区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在全省率先试点“县管乡用”,依托淮阴人民医院建立“县管乡用”基层编制“周转池”,主要用于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和引进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为基层卫生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优化招聘程序,2019年以来,共招聘各类卫生人才598人,其中绝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卫生机构。出台激励措施,为基层卫生人才晋升高级职称提供可能。

该区还创新出台具有淮阴特色的绩效考核意见,突出向一线和业务骨干倾斜,区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区卫生人才基金,主要用于优秀卫生人才奖励、骨干人才遴选、科教进修培养、边远薄弱基层卫生院补贴、高层次人才休养等。

“在被爱中爱患者”“被需要感很强”“有前途,自豪感很强”……医生们很欣慰在社区医院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超过2800名,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84人。

送医上门——家庭医生温暖民心

“‘布衣天使’们每周都到小区来,服务好、又热心,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打电话咨询。”家住淮阴区王家营街道益兴名人湾小区的李奶奶说。

李奶奶口中的“布衣天使”是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近年来,淮阴区全面推广首诊式签约、个性化签约,推出家庭智能型签约服务包,在全省率先开展预约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并拓展签约服务筹资渠道,探索开展商业保险支持家庭医生试点工作,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好地惠及辖区居民。

“很多群众习惯了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患黏性’,社区医院成了辖区群众首诊的最佳选择。”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总队长朱成芳深有感触。目前,该区共有15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49名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服务内容从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拓展到康复、临终关怀等特需服务。2020年,全区基层首诊签约2.7万人,开展预约上门服务10.5万次,建立家庭医生病床81张。城乡居民获得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便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不断提高,区域内就医人数持续攀升。2020年,全区总诊疗量达362.08万人次,基层280.45万人次,占比77%;总住院14.1万人次,区域内住院12.7万人次、基层住院8.47万人次,区域内住院占90.07%、基层首诊占80.08%、基层住院占66.69%。

“淮阴区将进一步丰富社区医院建设内涵,发展社区医院特色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使基层首诊真正落到实处。”淮阴区卫健委主任洪宝说。

■融媒体记者 张 林 左文东,通 讯 员 支 梅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