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苏北的斗篷及大柴产品

苏北的斗篷及大柴产品

发布时间: 2024-01-15 17:05  关注度:582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朱爱民  编辑:淮安114网字号:[超大]  [中型]  [标准]  [小字]
导读:斗篷本指一种长褂子,是中国服饰的一种形式。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红楼梦》中,我们经常看到主人翁穿戴斗篷。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就是一百年前,人们已经着西装或穿军装,但如果再披一件黑色的斗篷在外面,看起来既儒雅又威风,因而很流行。斗篷与披风模样差不多,故人们多分不清。斗篷与披风的区别是:男人披的斗篷没有袖子,女人披的披风有袖子。这且不谈。在苏北,称斗篷的东西是戴在头上的帽子,俗称斗笠。

斗篷本指一种长褂子,是中国服饰的一种形式。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红楼梦》中,我们经常看到主人翁穿戴斗篷。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就是一百年前,人们已经着西装或穿军装,但如果再披一件黑色的斗篷在外面,看起来既儒雅又威风,因而很流行。斗篷与披风模样差不多,故人们多分不清。斗篷与披风的区别是:男人披的斗篷没有袖子,女人披的披风有袖子。这且不谈。在苏北,称斗篷的东西是戴在头上的帽子,俗称斗笠。

斗篷是挡雨的帽子,式样有多种,且因产地不同样式不一。现在年轻人在景区或展览馆看到的斗篷,多是用竹篾子编的圆锥体造型,“原产地”应是广东一带,有人形象地说像清朝官员的顶戴,也有人说笑是“太监”帽子。在中国的现代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有斗笠舞,伴有歌词“我编斗笠送红军”,这里的斗笠就是上述式样的斗篷。

斗篷的另一种造型,是头顶部为锥形、向外飞檐部分为平面编织,这是江西一带生产的斗篷。在描写红军故事的电影、电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个式样的斗篷。歌曲《十送红军》演唱的湘赣地区,斗篷就是这个式样。

有别于上两种斗篷式样的是苏北的斗篷。苏北的斗篷也是锥形的,但不是圆口,而是六边形造型。这相对于圆形的帽口,更有美感和独特性。苏北斗篷的第二个特色是材料的不同。南方的斗篷是用竹篾编成的。而苏北是平原,没有山地,没有竹子资源,但苏北水多,河边长有大量的芦柴。因此,苏北的斗篷是用大柴蔑子编成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因城市化的生活,没有或很少见过大柴,也不了解什么是“柴蔑子”,就不理解柴蔑的斗篷了。

淮阴人称为大柴的植物,苏北人又称为芦柴,其正式名字叫“芦苇”,生长在水边,繁殖力相当强。由于大柴的茎、根有很强透气性的组织,因而在污水净化中有巨大作用。据报载,上海在城乡接合部的河道边,曾经消灭芦柴后又重新大力移植芦柴,就是利用自然界生物互相制衡的原理去污除垢。

春天,大柴随着万物复苏,开始生出嫩芽,竞相生长。到了五月初,大柴正好长到“青年”时期,叶子很嫩,于是人们把它打下来包粽子。打是苏北语言中的特有方言,和打车、打酱油一样表示一个事情。农村有灵巧的人这时候会把柴叶卷起来,吹响它。通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大柴继续长高长粗。

柴有大柴与小柴之分,二者的粗度与长度均有区别。大柴可以长到两三米高。

到了秋末,柴叶逐渐变黄的时候,大柴顶梢的芦花开始破苞而出,白色的细绒毛细纤而柔软,随风飘扬煞是浪漫。有歌曲《芦花》:“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由此看出,人们给芦花赋予了仙气。

冬天,人们把大柴靠根部砍下,其根茎继续留在土中,第二年春天会发芽再长。把柴秆运回,剥去叶鞘,放在地上,用石磙子碾压。柴管在重力的轧挤下,劈成扁片,即柴篾。工匠们根据其宽窄,分类组合加工。

斗篷也分大中小规格,小规格的是给儿童戴的。有人错认为斗篷与草帽是一个物品。草帽是用麦秆编成“辫子”,然后用棉线一圈一圈接起来,形成帽子。草帽是晴天遮阳的,而斗篷是雨天挡雨的。草帽轻而斗篷重。由于大柴的材质硬度差,一个斗篷只能使用三四年时间。

苏北的斗篷制作,是民众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之体现,特别是对大柴价值的利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大柴这么野生的植物,看似一无是处,然而苏北的人们不但用它来编斗篷,还编成席子铺床睡觉,其凉快感极爽;编成三四十厘米宽的褶子,圈起来囤粮食;用大柴扎成柴枝,做屋面的垫底材料,涂上泥巴,再缮上麦草,建成居住屋面,非常保暖;用大柴编成“柴笆”,隔开房间、围成庭院、间隔菜园,等等。

在那物质非常匮乏的岁月里,人们用芦花做成鞋子,苏北人叫“毛窝子”,冬天非常保暖;如果鞋底加上木腿,叫“木屐”,用这解决严冬脚寒的难题。贫穷人们就是靠着它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

现在,我们的物质丰富了,生活美好了,居住更舒适了。那些如斗篷一样的生活用具已经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那些化废为宝的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受到人们的保护。如此,本文在介绍斗篷及蓑衣知识的同时,想点个“卤水”,请文化部门做个“豆腐”:迅速而认真地做好如斗篷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抢救整理、记载,不仅仅是图片的拍摄、文字的描述,更应该是通过数据的记载,加工过程中的步骤、方法、技巧说明,完整地把这种今后不可能再现的技艺保存下来,并在家乡的景区展示出来,展现前人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