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五年,梦想照进现实·淮安机场项目申报实录

五年,梦想照进现实·淮安机场项目申报实录

发布时间: 2010-06-07 10:12  关注度:8006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五年,梦想照进现实??淮安机场项目申报实录,此时此刻,回首机场项目申报历程,从机场建设总指挥、副市长史国君,到机场办公室的每一位成员,无不感慨“很不容易”。的确,淮安机场在五年里就完成工程建设,在全国机场建设中实属罕见。

约请淮安机场建设有关同志谈机场项目申报过程,已经是第三次了:第一次在机场奠基之前,第二次在正式开工之后,这一次是在机场建设最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

记者驱车来到机场工地时,恰逢航站楼安装玻璃幕墙。蓝天白云下,披上新装的航站楼展现出清爽靓丽的容颜——让人感觉通航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此时此刻,回首机场项目申报历程,从机场建设总指挥、副市长史国君,到机场办公室的每一位成员,无不感慨“很不容易”。的确,淮安机场在五年里就完成工程建设,在全国机场建设中实属罕见。

差点没搭上“十一五”的车

淮安要建机场,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淮安市就开始申报机场项目,设立了“机场办”这个专门机构。虽然当时没有把机场项目最终定下来,但在现在的机场建设者看来,前面同志所做的大量工作把“淮安要建机场”的声音传了出去,无疑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到了2005年,华东民航管理局和省发改委联合制订“十一五”航空规划,鼓励发展航空事业。面对难得的契机,淮安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把机场建起来。考虑到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上淮安所处区域恰好是民航盲点,华东民航管理局和省发改委对淮安建机场持积极态度。

然而,淮安机场赶“十一五”的车,却是一波三折。省“十一五”规划草案中,并没有淮安机场的名字,留给淮安机场的时间是“十二五”。尽管省里给出了解释,但还是难以让时任市委书记丁解民和市长樊金龙两位领导甘心,淮安不能再等五年了啊。

为此,丁解民、樊金龙二人亲自带队,跑民航总局、跑华东民航管理局,跑省政府、跑发改委,找各级各部门汇报淮安情况,开展沟通协调工作。跑机场,一度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头号事情。

好事多磨。最终,淮安机场项目“有惊无险”地挤进了“十一五”规划。

选址,一次次柳暗花明

“十一五”的头一年,2006年,淮安机场开始选址。其实,之前淮安跑机场项目,已经初步确定了一个场址,那就是涟水保滩,也就是以前所谓的“保滩机场”。到了2006年,因为淮安经济开发区的扩大,保滩的场址离市区太近,已经不合适了,需要重新选址。

对淮安人来说,跑选址是个全新的工作,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选址有规定,要先得到空军认定后才能找民航。于是淮安人先去找南京空军,到了之后被告知“现在不归我们管,归济南空军管”。一句话把一行人说懵了。好在南空非常热情,主动帮助接洽,这一接洽非常重要。

济南空军同样非常热情,告诉淮安人需要回去做份选址申请。一看淮安人不太熟悉申请程序,就把另一个机场已经做好的选址申请提供给机场办的同志,算是参考样本。第二天,淮安选址申请就发到了济南空军。“淮安的效率,令接办此事的一位负责人赞不绝口。”市机场办的一位同志回忆说。

虽然是每步都摸着走,但幸运的是每步都还挺顺。选址工作得到军方的大力支持。在进行细致沟通交流后,空军司令部妥善处理了淮安方面相关遗留问题,为淮安建设民用机场扫清了障碍。济南空军的同志更是令淮安人感动。2006年6月8日至10日,济空某处负责人放弃照顾正在参加高考的孩子,来淮安进行民用机场选址论证,为机场定址提供重要意见,初步定下淮阴区的五里和涟水县的陈师。2007年上半年,民航总局对两个场址进行考察,最终选定陈师。

10月8日,“今天是个好日子”

选址后,就要啃重大项目申请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项目建议书批复。项目建议书有多重要?项目建议书要拿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批复,才可以做可行性研究计划。也就是说,项目建议书得不到批准,奠基开工就无从谈起。

淮安机场申报中,经常冲在前方的一线人员是“1+11”,即副市长史国君和11位机场办的同志。跑项目建议书则堪称一项浩大的工程,一开始就要多条线同时跑,一线是解放军总参谋部以及相关空军部门,一线是国家发改委、环保、土地、规划、资金、水利等相关部委,一线是民航总局、华东民航管理局。

但凡跑项目的人都有切身体会,找什么人是一个难题,怎么找到人是一个难题,找到人怎么开口是一个难题,而像淮安机场跑项目建议书如此繁重的任务和如此紧迫的时间,难度可想而知。到空军某部上报一份文件时,恰逢2008年春节前夕严重冰雪灾害,部队首长赴灾区指挥抗灾。机场办的同志一直紧跟首长行踪,在其返回当天就完成了批复。而到了5月份,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又打乱了申报的步伐。

2008年下半年,项目建议书批复剩下最后两关,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到了关键时期,市委书记刘永忠和市长高雪坤亲自率队赴京。项目建议书一旦在国务院办公会上被耽搁,打回重来需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在淮安机场之前,没通过的项目不是没有。刘永忠一方面积极主动向国务院有关领导汇报工作,同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等领导寻求支持;一方面和淮安市同志详细排查梳理每一个可能碰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报批文件毫无差错。根据程序,国家发改委的文报到国务院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高雪坤提出“不能等,要主动出击”,他想方设法找到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同志,加快了报文进程。最终,在国务院办公会上,淮安机场项目建议书一次性通过。

拿到了国务院的批复,报到中央军委。10月8日,是淮安机场项目申报工作者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淮安方面收到了北京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7个字——“今天是个好日子”。

拿到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淮安机场10月22日举行了奠基典礼。

“局市领导小组”带来转机

奠基后,新的难题出现了,而这个难题,是淮安人“自找”的。

充分考虑到淮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淮安市果断决策,申请调整机场建设规模——这无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中国民航局又一次给了淮安极大的支持,罕见地对淮安机场总体规划作出了调整,同意将淮安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调整为60万人次,航站楼面积由4000平方米,调整为7200平方米,总投资扩大到约6.5亿元。在淮安机场总体规划审查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赞成淮安机场按照满足国际一类口岸开放的需求一次建成。根据一类口岸要求,淮安机场候机楼规划在原来一层的基础上改成一层半,增加国际候机楼的功能。

一切都很美好,但问题是预审查后再推翻意味着之前做的很多事情要重来,总体规划发生了变化,初步设计通过不了审查,使得淮安机场可行性研究计划迟迟无法批复,而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无法招投标,漫长的等待令人备受煎熬。

转机出现在2009年3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争取下,淮安市与华东民航管理局成立了一个颇具创新色彩的机构——淮安机场局市领导小组,局指华东民航管理局,市指淮安市,由时任华东民航管理局局长夏兴华、市委书记刘永忠、市长高雪坤担任组长。局市领导小组在多次会议后集体决策:淮安机场在征地拆迁、地基处理、施工图设计、材料准备等工作做好的前提下,部分工程可以提前开工建设。

2009年3月24日,空军某部作为第一支中标的施工队伍进场。不到一年时间,机场一口气招了40多个标。

真诚    团队    高效

 

了解了机场申报历程,项目申报工作人员口中的“很不容易”也就不难理解了。据说,申报之前,有关领导曾想提前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排出来,但一切都是摸索前行,困难实在没法排。

尽管不容易,但不可否认,淮安机场项目申报总体上还是比较顺的。为什么会比较顺?史国君说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史国君认为,第一靠真诚。不管是部队还是中国民航局,都对周恩来总理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对周总理家乡倍加关心。不管是在淮安申报机场项目之前,还是申报之中,中国民航局和总参、空司等相关领导都到过淮安实地考察。不止一位领导表示,淮安人的热情中透出的那份想干事的真诚让人感动。

史国君提到的第二个词是“团队”。“在申报机场项目的过程中,全市上下始终抱成团,一个声音、一个方向。不管是之前的丁解民书记、樊金龙市长,还是现在的刘永忠书记、高雪坤市长,都高度重视机场建设。刘书记、高市长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都把机场建设作为重要议题。”“还有在部队的、国家部委的很多淮安籍人士,有的是我们知道的,有的是不知道的,他们为了家乡机场建设默默奉献。还有建设、国土、规划、环保、水利、气象、消防、招标办、白蚁防治等单位,为了机场建设,他们从无二话……”

史国君最后提到了“高效”。他借用了国家民航总局一位领导的话:“淮安人的办事效率令人赞叹。在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率领下,淮安人办事总是能找对门、找准人、说准话。”

真诚、高效、团队——这六个字为淮安机场为什么能在五年内实现从选址到具备通航条件给出注脚。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