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书写合作共赢的春天故事,奔赴充满希望的梦想征途

书写合作共赢的春天故事,奔赴充满希望的梦想征途

发布时间: 2023-03-25 10:08  关注度:499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昨日下午,诚意满“淮” 共创未来——2023淮安(杭州)投资环境说明会上,4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521.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4个、总投资507.87亿元。签约项目中,投资主体为上市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昨日下午,诚意满“淮” 共创未来——2023淮安(杭州)投资环境说明会上,4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521.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4个、总投资507.87亿元。签约项目中,投资主体为上市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与淮安因京杭运河而相联,一居运河南端、一居运河中段,明清鼎盛时期同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历来人文经贸往来密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正在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淮安,与正在打造长三角南翼核心增长极的杭州,协同发展潜力巨大,越来越多在浙企业将淮安作为拓展事业版图的重要目的地。

近年来,淮安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矢志推进重特大项目攻坚,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包括浙商在内的四海宾朋纷至沓来,与淮安共同书写合作共赢的春天故事,奔赴充满希望的梦想征途。

越来越多的浙商青睐淮安

“我们成立服务专班,进驻项目建设现场,与项目投资方、承建方一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压茬推进。按照这个进度,中国巨石淮安涟水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将如期于2024年一季度起陆续点火投产。”江苏涟水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副主任樊江玲介绍。

据介绍,首访巨石集团仅5天后,企业就陆续提出了16个方面投资政策和要素保障需求。涟水“事不过夜”,集全县之力,组织专题研究会商,所有需求均在48小时内给予正式盖章复函。

“他们身上有一股干劲,不拖泥带水,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从第一眼的不出挑到频繁会商后的刮目相看,巨石集团对涟水印象深刻。

日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明确2023年全省重点推进实施的重大项目,涟水巨石特种玻纤材料被列入其中。该项目规划总投资超百亿元,建设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制造基地,其中一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一季度陆续点火投产,将填补江苏以玻纤为原料的复合材料产业链空白,对全省复合材料产业强链壮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对淮安打造以中国巨石为链主的国际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敏实、巨石、台华、源涌、颐高、卧龙、施塔德(浙江梅轮电梯)、双环、超威等来自杭州及周边城市的企业纷纷落户淮安。

不断刷新的“淮安速度”

在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十位获评年度经济人物的企业家均在主席台前排就座,而市委常委则坐到了后排,旨在营造全社会“敬商、爱商、亲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旗帜鲜明地做企业家放开手脚、大胆发展的坚实后盾。

据介绍,全市上下围绕重大项目早签约、早建设、早见效,紧抓快干,“拿地即开工”“并联审、容缺办”“全程帮办”……一揽子优化投资环境改革举措纷纷落地,100天、50天、32天……项目落地的速度不断刷新。

2022年10月8日,总投资130亿元的捷泰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涟水成功签约,11月28日落地建设,用时50天。这一数据已经超越曾经代表上海营商环境水平的“特斯拉速度”和“山姆速度”。

2022年9月17日,捷泰科技集团副总裁应邀第一次到涟水考察,10月8日签约,期间仅21个昼夜。此后,3天完成土地征收签约,取得营业执照当天即完成项目备案。11月28日,百亿级项目开始建设。

淮安速度的最好成绩不只是这些。2022年7月,天合光能集团副总裁首次来淮考察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雨绸缪,储备连片土地,同步开展预征,及时启动挂牌,极大压减业务办理时间。初步投资意向达成后,全流程项目帮办机制立即启动。正式签约后,注册备案、资规、环评、电力接入等9个专项联络组联合发力,“拿地即开工”有诺必践,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2天,创下天合光能所有项目投资用时新纪录。

不断刷新的“淮安速度”,是对“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最有力的诠释,必将持续激发重特大项目攻坚的澎湃动力。

发展实绩与企业口碑双丰收

3月20日,洪泽经济开发区台华新材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项目基建正按规划进度顺利推进,今年将陆续投产。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中,绿色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内容为年产10万吨再生差别化锦纶丝项目,将于4月上线运行;12万吨PA66差别化锦纶丝项目,第一期先行建设6万吨,将于6月上线运行。

当前,淮安正对照“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定位,全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赋能淮安产业提质、发展提速。

我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委营商办,打造党政亲商会、政企微信群等平台,当好企业“暖心客服”,去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满意度中位居江苏省第二。在全国首推全市域全事项全流程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全面扩大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覆盖范围,2022年累计发放18.77亿元奖补资金,奖补环节优化45%、审批时限压缩72%。实行重大产业项目专班服务、要素市级统筹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重大产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时间不断突破,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重特大项目纷纷落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项目攻坚加快突破成势,一批50亿级、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纷纷落户淮安。去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89个,平均每天签约2.2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1个、百亿级项目7个。2021—2022年,我市GDP年平均增速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二、苏北第一。

■融媒体记者 杨 尚,通 讯 员 王昊堃 鲁振湖 黄遵学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