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淮全国人大代表不负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聚焦发展大计 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淮全国人大代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聚焦发展大计,情系民生民意,认真履职尽责,依法行使权力,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高质量履职风貌,不负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我们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助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说,白酒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精准配置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加速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牢牢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历练,为他们铺路子、搭台子、加担子,给有想法、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高质量党建摆在突出位置,以打造“缘动力”党建品牌为抓手,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为党兴企、为国聚财、为民造福。
同时推动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努力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为担负好挑大梁的光荣使命贡献力量。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亲切,倍感振奋。回想起2023年3月5日,我面对面向总书记汇报工作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仍然感到非常温暖。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党委书记张大冬说,将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贡献力量。
张大冬介绍,他提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和关于规范行业治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份建议。他希望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地方博物馆、科技馆、红色场馆等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活动的场所;加强课程开发,通过系统化、课程化实施,提升实践育人的质效;强化安全保障,明确学校、家长、实践场所的安全责任。从规范电竞酒店、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行业治理的角度,加强经营行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明确监管权责,避免职能交叉;建立审查评级制度,提升内容质量;消除治安消防隐患,保障公共安全。
“作为民营企业家,我深刻感受到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让我深受鼓舞。”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百斯特集团董事长王强众说,国家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列为重点任务,既是对民营经济地位的肯定,也为民营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来自基层的企业界代表,他深刻感受到政策落地的实效性与导向性,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举措,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例如,属地政府牵头成立商会商事调解服务站,让企业家能心无旁骛地聚焦主业、大胆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技术革新突破市场壁垒,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食品产业链智能化等领域探索经验,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实践智慧。”王强众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此,我感触颇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表示,她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履行职责,为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叶红说,她在调研养殖场时发现,发展好生态农业,变废为肥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生态农业作为具体承载农业绿色发展的农业模式,将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她建议完善绿色低碳农业政策体系,建立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包括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补贴制度、农业绿色低碳生产奖补制度等,同时加大绿色农业要素价值市场化推进力度,提升农业碳减排价值市场化推广水平。
“当前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偏大,无人机操作等新技术推广困难。”李叶红以自己公司的果园为例,每年季节性用工超百人,但少有年轻人。她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农业高校大学生投身农业事业,并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想要实现科技化转型发展,年轻人的参与至关重要。我们要让年轻人看到,现代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而是科技赋能的朝阳产业。”李叶红说。
“参加全国两会,见证重要的历史时刻,也触摸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脉搏,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金湖县供电分公司信息通信运检技术专家吉兰芳说,作为基层电力工作者,她深刻感受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殷切期许。她将把这份期许转化为动力,积极履职尽责,为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吉兰芳说,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她建议,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加强电网建设与升级,提升电源侧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同时强化政策支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应用和推广,创新构建电力运行和商业模式,强化省、市、县调度运行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和高水平就近就地平衡利用能力。
■淮安融媒记者 杨 尚 夏 元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