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塘口到文创,蒋坝螺蛳蹚出全产业链之路
“明前螺,赛肥鹅。”螺蛳是春天必不可少的美味。近日,在洪泽区蒋坝镇头河村螺蛳产业示范基地内,一塘塘清水池清澈见底,一只只螺蛳钻出塘泥,在水中觅食……
小小螺蛳,搭起了产业振兴的大舞台。近年来,蒋坝镇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打造“全链条”螺蛳产业。不久前,该镇头河村大杨庄通过“院地合作”的方式培育螺蛳新品种,首创“螺蛳+鱼类”套养模式,被省住建厅推荐为“做好特色田园乡村‘后半篇文章’的好经验好做法”。
水质在线监测、荷藕生物净水……清水池里,螺蛳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旦水体氮氧量、微生物等指标不达标,智能化设备会立刻进行调节。“自从有了专业的养殖基地,螺蛳产量大幅增长。”头河村党总支书记黄承云自豪地说。
背靠洪泽湖,蒋坝人的螺蛳养殖史由来已久,但养殖规模始终不成气候。2022年,借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这股东风,蒋坝镇收回了清水沟、小东湖一带的低效养殖塘口,并进行生态化改造,规划、打造了2000亩螺蛳产业示范基地,由村集体企业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该养殖基地围绕循环利用做文章,探索“螺鱼套养”“螺蟹套养”“螺虾套养”“螺稻套养”等绿色生态养殖新模式,通过科学搭配鱼类、水稻等动植物,提高种植养殖效益。目前,该基地可实现螺蛳单养、混养亩产分别超过1100斤、600斤。
规模套养,构建生态“循环链”;精细加工,完善产业“协同链”。清晨,蒋坝镇一处螺蛳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将清洗后的螺蛳放入相应的剪尾机,精准剪掉尾尖。“经过加工、清理,食客吃的时候只要轻轻一‘嗦’,螺肉就入口了,很方便!”车间负责人介绍说。
蒋坝镇积极壮大螺蛳加工产业,目前该镇的螺蛳加工企业已取得4种味型产品的生产资质,后期可实现产能2000吨/年。该镇相关企业还成功研发了螺蛳预制菜、螺蛳酱等衍生产品。据了解,目前,当地仅螺蛳菜肴就有20余种,蒜泥、香辣、十三香、蛋黄、剁椒等口味应有尽有。
小螺蛳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美食方面。近年来,蒋坝镇围绕旅游风情小镇的定位,开发了美食体验游、古镇观光游、温泉养生游等旅游产品,规划、打造了螺蛳乐园、螺蛳捕捞等娱乐体验项目,推出了“螺小妹”文创雪糕、“鱼小圆”吉祥物等系列文创产品,不断拉长螺蛳产业链条。
如今,蒋坝镇的螺蛳产业已经从单纯的养殖捕捞业向着三产融合的方向深度迈进。
■融媒体记者 王舒